返回

第四版

全站搜索

放暑假啦,孩子近视常规检查有哪些?如何预防近视?



放暑假啦,很多家长会带孩子来医院进行视力检查,面对众多检查项目,不少家长可能会“晕头转向”。今天,带你一文读懂近视常规检查“全流程攻略”。


1.视力检查

测量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视力是医生判断是否存在屈光不正或眼部疾病的最基础的参考指标,不同年龄段儿童青少年有不同的视力参考标准。一般要求3个月内未测视力的孩子,挂号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测视力!


2.裂隙灯检查

视力下降不一定是近视引发,很多眼部疾病也有可能引起视力下降的症状,裂隙灯、眼压、眼底检查就是用来排查孩子是否患有其他眼病的可能。

其中,裂隙灯检查可以初步评估孩子的眼部情况,如角膜、虹膜、前房深度、晶状体等,排除可能存在的眼部疾病,尤其要排除青光眼的可能。


3.眼压检查

测眼压(眼内压),即眼球内容物对眼球壁的压力。测眼压是散瞳前的常规操作,目的是为了确保滴散瞳药物的安全性。一般眼压偏高或有青光眼潜在风险的孩子不能使用散瞳药物,因此,测眼压一定要在散瞳验光之前。


4.散瞳验光检查

年龄越小的儿童,其眼睛的调节能力越强。在验光过程中,如果调节紧张或调节痉挛,睫状肌就无法完全放松,这会对验光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造成验光的远视度数偏低或近视度数偏高。

为获得准确的屈光度数,儿童屈光不正患者通常需要散瞳药物充分麻痹睫状肌后,再进行“综合验光检查”,以便准确地检查眼睛的屈光状态。


5.眼部A超检查

眼部A超用来测量眼球前后径的长度,即眼轴。监测眼轴发展情况是评价儿童青少年屈光发育的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儿童青少年的眼轴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大,不同年龄段的眼轴长度有不同的数值范围,若超出相应年龄的标准范围则提示有近视的可能。


6.角膜曲率检查

测量角膜表面弯曲度。角膜曲率就像一个弯面可以起到汇聚光线的作用,如果弯面越弯,也就是所说的曲率越高,就会造成光线的汇聚能力越强,光线就会聚集在视网膜之前即近视状态。一般情况下,孩子的角膜曲率3岁以后就基本稳定。


7.眼底检查

包括广角眼底照相、直接间接多了眼镜检查等。对于高度近视的孩子,可出现程度不同的眼底病理性改变,如豹纹状眼底、后巩膜葡萄肿、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等。通过定期的眼底检查,可以提前检测出眼底的病理改变,从而对症干预治疗。

□ 健康上海12320

健康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