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是疾病“信号” 千万别一“忍”了之
大家普遍熟悉的关于“病痛”的逻辑关系是,病在前、痛在后,常常认为痛只是疾病的症状,治好了病,痛就消失了,其实不然。
慢性疼痛之所以成为慢性,是有其复杂性的。一般的疼痛都是伴随着疾病,当疾病解除了,加上人体的自我修复,一个月都能恢复好,因此如果疼痛1个月还未恢复,一方面可能说明问题还未解决完,另一方面说明自身不能完全修复,因此有两件事需要琢磨,一是要继续寻找病因,二是需要增加一些治疗手段减轻疼痛。
很多人轻视对疼痛的治疗,但又把止痛想得很简单,不就是吃止痛药,打封闭针嘛。疼痛治疗中难度大的还有一种是神经病理性疼痛,原因是神经系统的损伤,比如带状疱疹神经痛,由于疱疹病毒损伤了神经,为了神经修复,药物、神经调节治疗、神经电刺激治疗常常也达不到根治的效果,最后可能也只能减轻疼痛。
疼痛是自己的主观感受,正确的描述才能帮助医生判断。首先要详细说明哪里疼痛,什么样的疼法,是白天还是晚上疼得厉害?坐着,站着,还是走着疼得厉害?到底能坐多久,能走多久?其次要描述发病的前后过程,是受凉后还是劳累后?表述得越清楚,医生可以从蛛丝马迹中对病情作出判断。
一般来说,关节痛、神经痛、肌肉软组织疼痛都各有特点,关节的疼痛初期是酸痛、活动后疼痛,比如蹲下起立时、上下楼梯时疼痛加重,再发展一段时间,疾病的加重,就会变成晚上睡到半夜酸痛醒,活动后能好一点,影响晚上睡眠。肌肉软组织疼,也就是老百姓说的肌肉劳损,它的特点是范围有时比较广,还说不清到底是哪里疼,但休息后就好转,劳累后加重。神经痛是所有疼痛里最厉害的疼痛,俗话说“天下第一痛———三叉神经痛”就是最典型的神经痛,患者形容神经痛的词经常是:火烧样、刀割样、针刺样、撕裂样、这些非常剧烈的词。如症状典型、单一影响因素,诊断方便,但因为疼痛好好坏坏,慢慢进展,有时症状就不那么典型,这在诊断方面就有一些困难。
疼痛治疗需要记住两个原则:一是影响睡眠的疼痛一定要及时处理;二是超过1个月的疼痛一定要处理。对疼痛的轻视和忍耐是危险的,和任何疾病一样,慢性疼痛需要早诊断、早治疗,千万不要把小痛最后忍成了顽固性疼痛。
□ 公利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