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版

全站搜索

健康高行——天高云淡日 养肺润燥时



白露、秋分之后,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逐渐增大,气候也逐渐变得干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提到:“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凉、燥为此时的主气,所以秋天养生以养肺润燥为主。

治秋燥

食“白”润肺,适当吃酸

秋季燥气尤盛,耗津伤液,容易出现口干、鼻干、痰黏、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防秋燥是秋季饮食养生的一大要事。

平时生活中可以多吃银耳、蜂蜜、乳品等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同时还可以多喝开水、豆浆、乳制品等,有助益胃生津;秋主收藏,辛可发散,应少吃辛辣的食物。

推荐白果蜂蜜饮,可取白果10g,炒后去壳,加水煮熟,加两勺蜂蜜调汤服用,可润肺止咳化痰。银鱼豆腐也可养胃阴、益中气,取鲜银鱼200g,嫩豆腐500g,将豆腐切块在沸水中烫过,汤底完成后,将银鱼、豆腐一同下锅,适量加入酒、姜、葱等调料调味即可。


防秋凉

避免过度“秋冻”,保护身体阳气

正所谓“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白露之后,日夜温差渐大,早晚不注意保暖或饮食不当则容易受风寒湿邪所累,引发感冒、腹痛、腹泻等病症。

饮食当注意不要贪食生冷瓜果,早餐宜喝粥,既能治秋凉,又可防秋燥,例如银耳粥、莲子粳米粥、莲子百合粥、芝麻红枣花生粥等。

秋天天高云淡,正是运动强身的好季节,宜多在户外运动。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身体状况科选择登山、唱歌、跳舞、快走、慢跑等运动可提高机体适应能力,同时也可提高免疫能力。

对于手脚发凉、肢体怕冷、全身乏力等症状的人群,这些都是人体阳气不足,特别是肾阳不足的表现,应温补阳、补肾气,可以坚持晚上用温水泡脚、泡到身体微微发热。泡脚的同时用双手搓揉双耳,以局部发热为度,因为肾开窍于耳,且耳朵有密集的发射区,联系着全身多脏腑器官,所以搓揉耳朵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

总之,白露时节,冷热交替,饮食切勿贪凉伤胃,且少食海鲜发物及辛辣食品,预防过敏性疾病的急性发作;防治秋燥,可多食养阴生津濡润之品;外感寒凉时,食疗的合理搭配可帮助病情恢复。

□ 公利医院

健康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