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版

全站搜索

最难熬的三伏天 也是养生好时节



本月上旬正式入伏,迎来了超长待机版的三伏天,长达40天。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阳气最盛的日子,热夏属阳,阳盛则腠理(皮肤)开,气血运行旺盛,汗腺分泌强,对经络、穴位更为敏感,此时采用穴位贴药等方法,使药物通过经络作用,到达病所,能发挥最佳药理作用,达到提高机体免疫力、补益阳气、驱散体内寒邪的效果,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冬病夏治”。

但需要提醒的是,第一次贴敷或皮肤特别敏感的人,若对胶布过敏,贴敷前一定要告诉医生,改用防过敏胶布,并且需要仔细观察敷贴过程中皮肤的反应,若灼热刺痛、发痒发热明显,则应及时取下药物。特别怕热、易出汗的人,不要赶在天气最热的去医院,根据实际情况固定胶布。敷贴的时间切忌遵照医嘱,一般贴2-4小时,万万不可有时间越长效果越好的想法。敷贴后应减少运动、尽量避免出汗,防止药贴脱落。

考虑到三伏天尤其在中午温度最高,预防中暑是重中之重。建议工作或锻炼时,应避开毒日头,并注意加强防护,外出需做好相应防暑措施,如打遮阳伞、戴太阳镜、涂防晒霜等。作息宜晚些入睡,早些起床,有条件的话可安排午睡,一则避炎热之势,二则可恢复疲劳。

在室内吹空调时,要注意不要把空调的出风口直接对着头面和颈部吹,冷风长时间对着头面部吹,有可能会使得面部供血受到影响,引起面部的血管和神经功能障碍,时间长后会增加面神经麻痹发生的机率,还易引起头晕头痛;颈部受凉,容易出现血液循环不好等现象,使局部肌肉僵硬,有引发颈椎病的可能。剧烈运动之后,通常会大汗淋漓,这个时候最好不要急于吹空调和洗澡,可以先到阴凉地方休息一会儿,再去冲凉,这样比较有利于身体健康。

三伏天饮食不要吃太多生冷的食物。这是因为三伏天人体的阳气浮在体表,五脏六腑是寒凉的,此时吃冷饮相当于雪上加霜。空腹大量喝冷饮会使胃肠温度下降,刺激胃肠道粘膜部位的血管和神经,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长期大量喝冷饮,容易引起腹泻等不适,会损伤脾胃,影响食欲,可能引起肠胃紊乱。如果怕热可以喝常温的白开水,方便又养生。三伏天也要注意盐分的合理摄入。由于周围环境的温度较高,稍微活动后,通常会出很多汗,这样会造成体内氯化钠的大量流失,一定要在补充水分的同时注意补充盐分,以防止汗液中大量的钠离子丢失引起水电解质发生紊乱。

□ 公利医院 赵力群

健康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