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中医三伏贴正当时
7月16日正式入伏,这也标志着又到了“冬病夏治”的最佳时节。“冬病夏治”疗法是指在炎热的夏季采取各种治疗措施如三伏针、三伏灸、三伏敷、三伏补以减少“冬病”及许多寒邪所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目前临床上运用最多的是穴位敷贴,俗称“三伏贴”。
作为中医贴敷疗法的一种,三伏贴利用三伏天这一特殊时期,在辩证论治的基础上,将具有温阳散寒作用的中药制剂贴于特定穴位以辅助治疗疾病,达到培本固元、消除阴翳,以去病根的效果,因其操作简便、疗效明显且安全的特点,所以从三百年前沿用至今。
“冬病夏治”,顾名思义主要针对“冬病”,也就是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体虚感冒、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冻疮、冠心病等。近年来,因为自然气候改变、环境污染,空调普及以及贪凉饮冷等不良生活习惯,无时无刻不在戕害着人体的阳气,罹患“冬病”的人群也在不断地增加。三伏贴的适应症有所扩大,不仅适用于冬季加重的疾病,也适用于因寒所致的其他疾病,如痛经、月经延迟、闭经、带下、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性欲下降、不孕等。
大多数“冬病”患者适合“冬病夏治”,但支气管扩张咯血者、慢性呼吸道疾病急性发作者、孕妇、皮肤敏感人群或有严重皮肤病、皮肤破损、皮疹人群,热性疾病、阴虚火旺型人群均不适合。
“冬病夏治”属中医外治法,涉及辨证、取穴等医疗操作规范、需要到正规医院进行。虽然“冬病夏治”对治疗慢阻肺、哮喘有一定缓解作用,但不能完全代替当前的化痰、解痉平喘等治疗,特别是哮喘患者的表面激素吸入用药,更是需要根据症状、季节性发作次数、肺功能、呼出气一氧化氮等进行综合评估后方可停药。
敷贴时,最好着宽松衣物,敷贴期间少运动,避免出汗过多影响敷贴粘覆;宜清淡饮食,不饮酒,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助阳生热;贴敷当天避风扇、空调直接吹到敷贴部位,易影响敷贴效果;若出现局部痒、热、刺等轻微感觉,或皮肤色素沉着,此为正常反应,不必担心,若灼热刺痛瘙痒难忍,务必立即揭去敷贴,及时咨询医生;一次贴敷时间不超过4小时。
□ 公利医院 唐苾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