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吃枣正当时
专家提醒切莫“囫囵吞枣”
进入秋季,街上到处在卖新鲜的冬枣和甜甜的红枣。枣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食物,颇受市民青睐,其中囫囵吞枣的人并非个例,近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中医肛肠科就碰到了一位吃枣子不吐枣核的患者,枣核虽“顺利”通过了绝大部分的消化道,但还是没能躲过一劫,在最后关口,即肛门出口处横行卡住并刺伤肛门,继而继发感染引起双侧肛周脓肿。
原来,62岁的秦先生有习惯性便秘,此前去外地旅游,吃当地特产狗头枣时“囫囵吞枣”,怎料回到上海后开始便秘,肛门还出现了疼痛不适,无奈只得求助老婆帮他抠挖,这才发现肛门内有个硬物横亘阻挡,花了好大功夫挖出来一看,竟是枚枣核。但就在当天晚上,秦先生感觉肛门内疼痛不适似有加重,还以为痔疮犯了,自行用药后第二天疼痛非但不见减轻反而明显加重,秦先生坐立不安,难以忍受,赶紧前往公利医院中医肛肠科门诊就诊。
接诊的郑振麟医生经过仔细检查,进一步询问病史,结合体征,考虑为枣核刺伤肛门皮肤黏膜后继发感染所致,诊断为肛周脓肿(外伤后),遂收入中医肛肠科手术治疗。日前,在肛周神经阻滞麻醉下,由中医肛肠科潘友珍主任主刀,为秦先生施行了双侧肛周脓肿切开排脓术,术中见大量黄稠脓液,脓腔范围深而大,脓腐组织多,加上秦先生枣核刺伤位置较高,炎症波及到了肛直肠环,最终不得不予橡皮筋挂线治疗。后续会否继发肛瘘还有待观察,建议患者3-6个月后门诊随访复查。
小小一枚枣核,却给秦先生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可以说是“飞来横祸”。枣核很硬,《神雕侠侣》中枣核曾作为兵器出现,而消化道黏膜很是脆弱,一旦误吞,沿路都有可能划伤消化道的任一部位,也随时可以因为卡住而“堵塞交通”引起一系列的临床问题,在此,奉劝大家在进食时细嚼慢咽,千万别“囫囵吞枣”。
□ 公利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