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版

全站搜索

暴脾气的人更容易心梗?



44岁的张大姐脾气向来比较暴躁,最近半个月,她感到一阵一阵地胸闷心慌,怀疑自己可能得了冠心病,便来到医院心内科就诊。冠脉造影检查显示,张大姐心脏冠脉三支血管都存在严重的病变。所幸,经过医生的救治,被堵住的血管被成功打通。张大姐不禁纳闷,自己除了血压有点高,怎么就心梗了呢?

据了解,虽然目前发生心肌梗死的年龄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但大约90-97%的患者都拥有一个、甚至数个动脉粥样硬化的传统危险因素,如吸烟、冠心病早发家族史、血脂异常、过于劳累、肥胖、反常栓塞、年轻女性口服避孕药、心理社会因素(愤怒、焦虑等)等、自发性冠脉夹层、川崎病等都是心梗的诱发因素。

那么张大姐的心梗和她的暴脾气有关吗?在医生的进一步询问下,原来,张大姐的父亲早年因心梗过世,相比脾气暴躁的心理因素,遗传因素仍是诱发心梗发作的“主谋”。

急性心肌梗死最严重的后果就是猝死,90%发生在医院之外,比如家里或公共场所。医学上,心脏停跳超过4分钟,脑组织就会永久性损伤;超过10分钟,基本就会脑死亡,往往很难救治。

值得注意的是,心梗来临前,身体也会有“预警”。临床上心梗的主要表现为持续而剧烈的胸骨后疼痛或压迫感,可蔓延至背部、下巴或左臂,少数情况下可辐射到右臂,可能会伴有出汗、紧张、呼吸困难甚至恶心、呕吐症状,少数患者以晕厥为首发表现。但少数患者(约20%左右)尤其是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症状不典型或症状轻微而被患者忽视,常导致诊治延误。

远离心梗,需要保持健康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及其他高纤维食物,少吃含脂肪的肉类、乳制品和加工食品。建议远离烟酒,避免过度劳累,规律作息,适当宣泄压力,合理运动。要坚持定期检查身体,早期发现并干预异常情况,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心梗危险因素,把危险扼杀在萌芽中。

□ 公利医院 潘江其 王海容

健康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