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也会有脂肪肝?
现在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初中生就已经有脂肪肝了,严重的甚至已经肝硬化了。有些在校住宿生,在查肝功能指标时,就会发现异常。但是低龄儿童接受常规筛查肝功能和超声的机会不多,很容易被忽视。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被称为人体的“解毒大师”。它从不怕脏,不管是食入的垃圾食品,各种药物,都会被吸收入血液,流经肝脏,在肝脏中充分解毒后转化为对人体无毒的物质,最后形成“脂肪肝”。
腹型肥胖的儿童,长期营养不良的儿童,父母都有脂肪肝的儿童,长期久坐不爱动的儿童,喜欢吃油炸油腻含果糖饮料的儿童,都是易得脂肪肝的群体。
肝脏内伴随脂肪量增加,肝脏工作效率大大下降,但肝脏是缺少痛觉神经的,无论它累成什么样,却很少叫苦喊痛。多数情况下,我们无从判断肝脏是否已经受损,一旦沉默的肝脏发出受伤警报,如:恶心、黄疸、乏力,可能已经伤得很严重了。
如果不加以控制,那么儿童脂肪肝会进展成脂肪性肝炎,10-15年内,由肝炎到肝硬化的发生率高达15-25%,一旦发展成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将会增加4-27%。
脂肪肝除了对肝脏自身危害,通常会伴发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增加了心脑血管的风险。既往这些在老年人群高发的病,随着儿童脂肪肝的高发,可能在中青年就来临了。
呵护“小心肝”,饮食上要牢记红绿灯原则,即绿灯食物可行,黄灯食物可缓,红灯食物不行。绿灯食物包括蔬菜、豆类、糙米、橄榄油、椰子油,要多多食用;黄灯食物包括野生鱼类、有机肉类、禽蛋类,要适当食用;红灯食物包括薯条、汉堡、可乐雪碧、冰淇淋,要拒绝食用。
此外,肝功能异常情况下,适当运动不宜剧烈,否则加重肝脏负担,待后续指标逐渐恢复,循序渐进地开展有规律有氧运动。科学减重,不急于求成,每月控制减重1-2kg,能减轻总体重的5-10%,对逆转脂肪肝绝对获益。当肝损指标明显异常,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保肝治疗。
□ 公利医院 钱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