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版

全站搜索

夏季防暑小贴士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在高温、高湿或强辐射热的气象条件下,人们长期在户外活动,会导致人体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发生中暑。产生中暑的原因除了气温外,还与湿度、日照、体制强弱、营养状况、水盐供给有关。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中暑的预防、临床表现及中暑后的处理。

如何预防中暑?

1、充足的睡眠。

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持充沛的体能,达到防暑目的。

2、科学合理的饮食。

吃大量的蔬菜、水果及适量的动物蛋白质和脂肪,补充体能消耗。

3、做好防晒措施。

室外活动要避免阳光直射头部,避免皮肤直接吸收辐射,戴好帽子、衣着宽松。

4、合理饮水。

每日饮水3升至6升,饭前饭后以及大运动量前后避免大量饮水。

中暑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先兆中暑。

在高温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出现轻微的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口渴、全身无力及行走不稳。这种中暑短时间休息即可恢复。

2、轻症中暑。

除以上症状外,还发生体温升高、面色潮红、胸闷、皮肤干热,或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等症状。

3、重症中暑。

也称热衰竭,表现为:皮肤凉,过度出汗,恶心,呕吐,瞳孔扩大,腹部或肢体痉挛,脉搏快,常突然昏倒或大汗后抽搐、烦躁不安,口渴、尿少、昏迷,甚至意识丧失等症状。

出现中暑症状怎么处理?

1、立即将病人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有利于散热。

2、及时补充水分,少喝饮料。 

3、用风油精或清凉油涂于病人的头部太阳穴;口服人丹等药物。

4、重度中暑病人除以上3点处理外,应立即转送医院救治。

□ 高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健康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