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听民意 聚力展缤纷
机关第九支部打造宜居宜业缤纷新高行
无需远行,美景就在家门口!2018年新建成的公益林,位于高行镇浦东北路东煦路路口,占地面积约25亩,林地保存率高达85%以上;新建成的乐活公园二期项目,位于兰桥路南侧、五洲大道北侧,总面积15000平方米,园内布置了健身步道、休闲广场、健身设施、文化宣传长廊等设施。
这两个项目的相继建成,是对群众需求的积极反应,也宣告高行镇缤纷社区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年初,机关九支部对35个居村进行了缤纷社区建设问卷调研,共收回有效问卷531份,调研显示,居民对镇域内配套公建设施中的口袋公园、休闲广场、各式活动中心及慢行步道期许很高,达到85%以上。机关第九支部随后通过居民区座谈、现场勘探等形式对缤纷社区建设的具体点位进行详细了解,并在自下而上的需求、相关各方参与的基础上确立了22个缤纷社区改造点位。
以党建抓队伍建设
促业务素质提高
机关九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亮身份,带动支部整体业务能力提升。通过十九大精神的系列专题学习,逐步摸索并建立了 一套“四有”工作机制,通过制度的建立来提高工作的计划性、针对性、执行力和效率。
“四有”即步步有计划,事事有落实,时时有调研,人人有干劲。步步有计划是指通过年度总体目标、月度计划安排、每周具体工作来明确任务、目标、项目和责任;事事有落实是指通过年初工作布置会、月度工作对表会、专项工作推进会、重点工作例会、年终工作总结会来确保每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时时有调研是指结合大调研工作,每年不少于两次用“135”调研法(每次不少于一小时、每天上班前午餐后下班后三次、每周五天不间断)对镇域内居住小区、公共区域开展实地走访,每年开展一次居民城市建设问卷调查,通过调研来发现问题,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人人有干劲是指通过每周一次的午间学习活动以及每月一次的参观考察活动,提升团队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和专业化水平,从而更好地推进各项工作。
以调研听社情民意
定改造建设模式
通过实地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各居村进行全覆盖调研,深入了解居民群众生活、休闲环境现状和想法建议。
依据调研收集的信息,明确推进缤纷社区建设的重要性及迫切性。同时结合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通过借鉴国内外改造先进理念和经验,以及理论、政策分析和制度设计,总结出科学合理的改造模式和运作机制。确定改造“三个观念”,即在微改造中要坚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要坚持“花小钱,办大事”的观念;要树立“共建共享共管”的观念,缤纷社区项目的关键是要做三者间的协调有机统一。
在实践中摸索一条切合高行镇实际的微改造新途径,创新和优化高行镇微改造模式,使高行镇缤纷社区建设成为打造宜居宜业新高行的重要显示成果。
创新“一图三会”制度
展缤纷社区之美
缤纷社区建设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共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格局,项目产生、项目实施、项目评价等环节实行全过程自下而上“一图三会”(一图指一张蓝图,三会指居民“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的居民自治、社区共治模式。
建立健全以居民区党组织为统揽,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社会组织、专家、设计师、艺术家等共同参与的治理框架,调动各方资源,保障项目实施。
随着22个缤纷社区点位改造的深入推进,不久的将来,赵家沟防汛通道绿化带和张杨北路景观道路将是高行的“一带一路”;街头小品、口袋公园、慢行步道、休闲广场等将我们的生活环境点成线、线成面、面成型,形成点线面的有机结合;高行五大居住片区也有人文主题的侧重定位,华高片重点为人物风采展示,高行片为历史文化回顾,森兰片为经济社会展示,东沟片为规划展望区,绿洲片为红色阵地。
通过缤纷社区的建设,让居民了解高行的昨天,发现高行的今天,更加憧憬高行的明天,让每一个高行人不仅仅提升幸福感,更要拥有自豪感,真正爱上高行。
□ 规建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