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版

全站搜索

二十六载浦东情

作者:杜志静



26年前的4月,我呱呱落地于浦东,那一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向中央提交了关于开发开放浦东的申请,隔年,中央宣布开发开放浦东的决策。何其有幸,我与浦东共同成长。

尤记得外婆家绿油油的田地是我儿时最珍贵的回忆,夏天去田间抓蚯蚓、钓龙虾,冬天捡枯柴生火堆取暖,对于天真烂漫的我们来说那就是最美的天堂。那时的夏天陪我们度过的是手中的一把蒲扇;那时的冬天陪我们度过的是“汤婆子”。童年就是在绿野相间的浦东田地中度过,没有高楼大厦、没有汽车,我所拥有的就是那一片田、一辆小自行车。

迈进初中校园后,开始接触《读者》等刊物,年少的我们沉浸在用书信与同学、笔友沟通交流的等待与欣喜中,即使文笔生涩,却依然无法抵挡我们对书信往来的热衷,渐渐地,交笔友和集邮俨然成了一种时尚。青涩懵懂的少年时期就是在文化海洋的浦东校园中度过,没有电脑、没有手机,我所拥有的就是那一本《读者》、一张信纸。

2003年,我从住了十几年的洋泾搬到了高行,当我在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时,浦东也在加快建设的步伐。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的进步,无一不在诉说着浦东的开发开放正带给我们更好的生活。这时的我也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台电脑和第一部手机,一切都充满着新奇。与朋友间的联系从以往那小小的一纸书信转变为通过网络工具沟通,夏天陪伴我的也从蒲扇变成了空调、冬天的“汤婆子”也被电热毯替代。

转眼间,我已在高行生活了12个春秋,浦东也悄然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浦东“四个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颇有成效,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城、迪士尼乐园的建设带动着浦东的飞速发展。回忆起12年前的高行,家门前出租车都甚少路过,而今每天五点到家门口,车辆拥堵以至无法正常行走,对比间恍然发现,原来我的生活环境有了如此大的变化,浦东亦有了崭新的面貌,我更是陪伴了浦东开发开放25个年头。我相信,这26年的浦东情只是一个开始,今后还有更多的26年。 

□ 华高一居

回眸浦东展望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