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版

全站搜索

情系脚踏车

作者:夏云飞



周末,走在繁华的淮海路上,突然看见一位老爷叔在人行道骑着脚踏车从我身边经过。一旁的朋友说,现在大街上已经很少见到脚踏车了。的确如此,人们的出行工具已从脚踏车变为了轿车,而在我的记忆中,那些与脚踏车有关的故事,是永远挥之不去的。

上海人习惯把自行车叫做“脚踏车”。小时候,能有一辆绿色的三轮小脚踏车,一直是我的梦想。到了小学一二年级,如果你有一辆后轮两边各有一个保护轮的脚踏车,准会让邻居家的小孩忍不住向你借来骑上两圈,还给你时还依依不舍。考上高中后,我终于有了一辆崭新的脚踏车,这辆脚踏车是我上学的代步工具,伴我度过了三年的高中生涯,至今还停放在我家的楼道里。

都说“周公解梦”,高中的政治老师也为我们解过梦。她说:“你们有没有发现,一旦一件事情学会了,或者拥有了,就不会在你的梦中再出现了,好比说骑自行车。”仔细一想,还真是如此。当我学会骑车后,就再也没做过骑着脚踏车飞驰的梦了。而说起学骑车,就不得不提到我的父亲。

我们那个时代,父亲一般都会教儿子两件事,一是骑脚踏车,二是游泳。有人说,骑脚踏车还用学吗,多摔几跤就会了,还有人说,学骑脚踏车摔跤是很正常的。而我学车,一跤都没有摔过。我不知道父亲是怎么做到的,我只知道,是在他的保护下,我才没有摔跤。现在,我已身为人父,我也要像父亲那样,保护好我的孩子,让他不要在人生的道路上摔任何一跤。

都说父爱是内敛的,我同意。弄堂里出生的我,从小习惯于坐在父亲的脚踏车上去任何地方。小时候的脚踏车并没有可以用螺丝安装在车子上的座椅,一块由父亲自行设计制作的小木板,就成了我跨坐在脚踏车前杠上的坐垫。有时,脚踏车前面的车杠上坐着我,后面的位子载着母亲,邻居看到了,总说这辆脚踏车就是我家的自备轿车。其实,骑车载人是要一定车技的,父亲总能骑着自行车,稳稳地把我们送回家。如今,他也常常载着他喜爱的小孙子到东到西,小不点儿还会指挥他说:“爷爷可以回家了,奶奶还等着我们呢!”

父爱是深沉的。以前上学的时候,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总喜欢让父亲出面与老师沟通,他总能把事情处理得很好。而现在,父亲早已不再以“家长”的身份出现,我也习惯了直面工作与生活中的任何事情,并要成为妻儿的“保护伞”。

骑着脚踏车,微风拂面,看着沿途的风景,好不惬意!而父亲早已不再是那个载我的人。他教会了我骑车,同样也教会了我如何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行,而我也开始扮演父亲的角色。我会带着儿子欣赏周遭的风景,同样也教会他如何一步一个脚印地踏上人生的道路,并在这条道路上勇敢前行。

回眸浦东展望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