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辈子好事 做一辈子好人
——记华高二村志愿者黄燕芬
编者按:近日,我镇对第三届“我们身边的十大好人”进行了表彰。他们善意的微笑、宽容的话语、默默的奉献、专业的服务,触动着我们心里最柔软的地方,激发着人们向善的本能。他们就像一粒粒酵母,用行动感染着身边人,让抱怨者学会努力改变,让迷茫者学会尽力探寻,他们就生活在你我身边。从本期起,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高行好人,感受他们的温暖与真实……
一个人做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一个人为亲人做好事不难,难的是常年为社区做好事。家住华高二村的黄燕芬就是这样一位好人,她常说:我小时候有个梦,就是一辈子做好事、做好人。
每天清晨,当上班族走出家门,在华高二村的垃圾桶旁总能见到一个头戴志愿帽、口罩遮住大半张脸、身着志愿者马夹的身影,她就是华高二居垃圾分类志愿者黄燕芬。无论春秋冬夏,她每天早晚都会将集汇在垃圾桶的垃圾袋逐个排查,一一解开再分拣,确保分类无误。垃圾分类又脏又臭,很多人都不愿意干,她却做得风生水起,为了方便居民分类投放垃圾,她坚持每天都要把垃圾桶擦洗干净。有人忍不住问她:“居委会给了你多少钱,你这么卖力?”她笑道:“有的人给我再多的钱我也不会去干!”在黄燕芬奉献精神的感染下,志愿者们更加尽心尽责,居民们也主动做好自家的垃圾分拣工作。
黄燕芬每天为社区服务,这份坚持背后的付出与艰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她家里的日子过得并不轻松,老伴身患糖尿病、心脏病、关节炎,双眼几近失明,卧床不起。老伴大小便失禁,她从不责怪,反而细声细语安慰老伴说:“没事的,有我呢!”老伴爱听新闻,她总是准时把收音机调好,像照顾孩子一样。在她无微不至的耐心呵护和精心调理下,一度失去生活信心的老伴走出阴影,重获力量,乐观开朗的笑声再次回荡在他们家中。
去年,华高二居开始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急需有爱心、不怕脏的志愿者每天两次对垃圾桶里的垃圾排查分拣,作为小区“垃圾不落地”志愿者的一员,黄燕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老伴感觉到她的心事,便对她说:“你去社区帮忙吧,我没事儿的。”得到老伴的支持和理解,黄燕芬走出家门服务社区,将满腔热情投入到垃圾分类志愿者工作中。每隔一二个小时她会回家一次,安抚好老伴,再出来继续工作,家里家外都打理得妥妥帖帖。
每当她推着轮椅上的老伴在小区晒太阳、吹吹风时,她也会带上袋子、火钳,将周围的垃圾捡干净,用她自己的话讲,只是举手之劳而已。也许和其他家庭相比,黄燕芬的家庭是不幸的,可是她却过得十分快乐和充实,她用自己的坚持和奉献,赢得了小区居民的尊敬。如今,一些人会为她停下脚步,有人会上前帮忙,也有人会送上一句问候,让她注意身体,这是爱的力量在好人的感召下慢慢传递。
黄燕芬用孜孜不倦的奉献和克服困难的毅力,演绎了一曲动人的志愿服务之歌;她那种做好事、做好人持之以恒的执著,树立了小区里的一面旗帜,引领了社区的新风尚。
□ 报道中心整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