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开展“我和我的家乡”征集活动入选作品
在鱼米之乡一碗米粉开启新的生活
作者:刘勇
三湘四水不仅孕育了湖南人独特的品格,这里肥沃的水土,也孕育了湖南人独特的饮食习惯,特别是在这里,米粉堪称一绝。
米粉和面条不同,口感细嫩爽滑,色泽晶莹剔透,一个“嗦”字就道出了湖南人吃米粉时的姿态。“嗦粉吗?”常常是早上人们见面的开场话,“去哪里呷?”两个人就聊起来了。好吃的米粉都藏在街头小巷里,在这里扎住脚跟的老板,都有着秘而不宣的配方。
比如湖南中部新化县的红油牛肉粉,白色的米粉浸润在红色、鲜亮、闪着油光的汤底里,还没上桌那香味就飘到了面前,几片肥厚的牛肉将碗铺满,筷子一时间不知道要从哪里开始,口水止不住地流,夹一大口直接往嘴里塞,但是又烫,便只好大口地嗦起来,呼哧呼哧地响,吃完了,汤都忍不住想喝上一口。但奇怪的是无论怎么研究,这汤底并不算特别,而且上面浮着一层油花,口感并不太好,味道好像都被米粉吸走了,但是入口很爽滑,想必只有好山好水才能催生出饱满的稻谷,制作出如此细腻的粉皮。
湖南的米粉虽然以香辣为主,但口味千差万别。常德米粉汤底浓厚,攸县米粉偏干,岳阳米粉最为细滑,湘西米粉辣味十足,邵阳人钟爱炒“码子”,而在我看来粉的口感做得最好的应当属娄底双峰青树坪的米粉。
双峰是近代历史名人曾国藩的故乡,这里青树坪的米粉味道浓郁。尝之前我觉得宽粉比圆粉更软烂,味道更浓郁,但是青树坪的米粉只有圆的。我心想来都来了,试试也行,没想到端上来那扑鼻的香气,立马就让人口腔生津,胃口大开。真的是不虚此行!粉煮得很爽弹,辣味十足,上面盖了一片豆腐干,浸足了汤水,吃起来香得停不下筷子。湖南人性格豪爽,粉的量也多,常常没吃完肚子都鼓了起来,老板还要反复问你“要不要再加一点”。
吃完一碗湖南的米粉,浑身只觉“舒坦”,大夏天,早餐店里的人都吃得汗流浃背,但还是忍不住明天、后天还要再来,所以湖南人自己都说,非要嗦个粉,仿佛一天才有精神,晚上才睡得着。
最后忍不住要说一说这湘西米粉的独特之处。我想,湖南人嗜辣,所谓“怕不辣、辣不怕”,就连湖南的小姑娘都喜欢被人称为“辣妹子”,而湘西是全湖南最能吃辣的地方,可能跟以前这里湿瘴之气盛行有关,所以对辣椒极为偏爱。除此之外,湘西人的米粉店还放了一种其他地方都不常见的调料——山胡椒油。我曾问过湖南许多朋友,表示听都没听过。这东西的味道很奇怪,喜欢的人喜欢得不行,没了它仿佛就没了灵魂,讨厌的人就完全接受不了,朋友说像是滴了花露水在碗里一样。一两滴进入碗里,整碗粉都更香了,像是变了魔法,完全改变了它的样子。
所以,来湖南吃米粉,还是小心谨慎为好,要一碗不辣的木耳炒肉最安全,如果实在不能吃辣,点三鲜的码子也行,只是我想会少了些许湖南米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