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开展“我和我的家乡”征集活动入选作品
致我爱的那条小河流
作者:王雯毅
我的家乡在上海市浦东新区高行镇,这是我生活了近30年的地方,在这里同样也度过了我美好的童年,从出生到幼儿园、小学、中学,直至成家,也未离开这个小镇。
我在镇域内水系最发达的赵家沟边长大,它几乎伴随了我这小半生的成长。无论岁月流逝,你总是在那儿……在我的记忆里,在我的生活里……
值此机会,我有那么一些话,想写给你,我爱的那条小河流。
首先我要恭喜您,不仅在2020年被评为上海市景观河道最高标准的三星级河道,还在2021年入选了上海市第三届“最美河道”,作为一名高行人,我是真的感到骄傲和自豪!
如今住在赵家沟旁的商品楼房已有十几载,可我至今难忘幼时与您朝夕相处的岁月。那时我们住的村叫镇东村,我们家住在村的西面,也就是在您的南面,透过后窗,就能够看到您的身影……那时候我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趴在刷着红漆的木质后窗上,透过绿色的纱窗,听着哐当哐当的声响,一辆运沙船缓慢的开过去了。有的时候是小一点的船,船头竖立着一座方方的船屋,后半船装的是许多的沙子,临近饭点还会看到女主人在屋子外生着冒着烟的煤球炉,我知道那是一家人,生活在船上的一家人;有的时候是大一点的船,装着满满的沙堆,缓缓开过……那时候的夏夜,躺在床上的我,总能听着耳边渐渐传来的沙船行驶声来猜想开过去的是艘什么船……那是我从未诉诸一人和执笔过的一个小小女童的心思……
我还记得,那时的夏日,爸爸曾带着我去村口大路边您的身旁,替要去游泳的他看衣服和鞋子,小小的我会和他说,学校老师说不可以去河边玩和游泳的,你别去游啦,好危险的。但他还是去游了一圈,上岸后和我说,现在的水没以前清啦,他小时候和小伙伴的时光,这水可清啦,现在都发黄咯,游完这次我不游咯……现在想来,那应该是2000年左右的事情了,原来都已经过去24年了!我还记得,那几年的夏日一到暴雨天,村口连着您的那条小溪,总会涨水涨过石板桥,雨停后会有小伙伴叫我一块去踩水,在石板上来回跑、来回蹚……还有去捞小蝌蚪去抓小青蛙去钓小龙虾……不知为何,记忆就是这样的清晰难以忘怀!
虽然现在早已拆迁搬了家,但有幸的是,推开屋子北面厨房的窗,您依旧在我的眼中,您依旧在我家的旁边。现今的您,河道已被拓宽,是上海一环十射内河航道之一。而我也知道了,您并不是一条小河沟,您西起黄浦江,东至随塘河,水深5米,将成为上海的水上高速。近年来,围绕“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生态”的水环境治理标准进行有效治理,河道注重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科学管理水平的长效养护。
您如今的美不是一日实现的,这也归功于高行近年落实和加强河长制工作的一个缩影:从常态长效施策,管养无盲区,到科技治水管河(水质在线实时监测、治污截污多措并举、“三维一体”智能巡河),再到开展爱河护河全民参与。
您的两岸由一座座小公园串就的绿化带也已经成了附近居民的生态乐园。晨起,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听着鸟儿在树梢叽叽喳喳,慢跑或者快走感受着河面吹来的微风……傍晚沿着赵家沟,黄昏,彩云,游弋的车灯,吹着晚风,时光也变得格外悠长……
写下这封信的我今年即将年满30周岁了,这些年您的变化都在我的眼中,不知道下一次再和您说悄悄话是什么时候啦,也不知道您会否还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但是我一直都在,您也一直都在。潺潺而去的河水,是我绵绵不息的记忆,绵长的故事,不知哪里是开头,哪里是结尾,也许在花香中,也许在月光下,也许在水鸟俯冲至河面叼起的鱼儿中,也许在下一艘路过的船上,荡漾在您的河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