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版

全站搜索

河道专家的治河经



“河长”这一“头衔”,代表的不是一种权力,而是一种责任——让一条条“受伤”的小河恢复清清容颜。

自河长制实施之后,浦东已有数以千计不同层面的河长走马上任。不久前,浦东新区第三批河长名单公布,又一批河道有了责任人。上千名河长中,有区领导、街镇一把手、村居委干部,还有民间志愿者。他们各有各的“治河经”,但都在为改变河流的命运而努力着。

作为一级河长,高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斌要组织领导镇内40余条河道的“修复”工作,也要实地巡河,还要亲自督战“国考”重污染河道。一段时间下来,包括他在内,河长们都成了“河道专家”。

自从高行镇的中小河道整治工作启动以后,王斌的微信上就又多了一个“高行河道治理群”。群里有40多个人,包括镇里主要领导班子成员、基层二级河长、河道整治工作施工方等。

这个群异常繁忙。用王斌的话来说,“有时候开个会,一会儿没看手机,就会有几百条未读消息,一条条读下来,要花不少时间。”

但王斌基本不会放过任何一条信息,“都是反映河道整治进展的,包括基层河长实时反映的一些问题,需要尽快解决,不能疏忽。”

不久前,一个下雨天,一个大树杈被冲到了河道中,阻碍了水流。基层河长把现场图片放到了群里,立即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经协调调度,相关职能部门赶到现场,处理了问题。

类似的情况时有发生,而王斌作为一个镇的总河长,除了随时解决各种问题之外,还负责着辖区内河长制的组织领导、决策部署、考核监督等。

据浦东新区河长制办公室介绍,中小河道综合整治河长制实施以来,浦东新区36个街镇均设立了由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担任第一总河长、总河长、副总河长的河长架构,108个河长,统筹管理着各街镇的河道综合整治工作。

身为一级河长,王斌要组织领导镇内40余条列入整治名录的河道“修复”工作,繁忙的工作之余,王斌依然每周会留出至少半天的时间,去实地察看各条要整治的河道。

镇里有要求,每个河长都要掌握分管河道的具体情况,包括长度、水质情况、污染源等,还要经常拍下现场的照片。王斌说,一段时间下来,河长们个个成了“河道专家”。

而且,相比其他街镇的总河长,王斌还有个重大任务——属于国家住建部考核的重污染河道北咸塘浜,就在高行镇域内,他作为北咸塘浜的河长,要亲自督查这条河的整治。

王斌对这条河实在是熟悉不过。“北咸塘浜的污染,主要是源自支河中虬江。整治前,那里的水质非常糟糕,说难听点就像粥一样。河岸边是违建的厂房,附近居民的生活污水也直接排到河里。”他还记得,区领导第一次到中虬江察看时,皱着眉头一言不发。

不过,当区领导再次前来察看中虬江时,这里已经脱胎换骨——水质清澈见底,河内水草繁茂、鱼虾成群,岸边的违建也拆除了。

“我们动用了各种办法,拆除违建、截断污染源,然后利用生态修复技术改善水质,重新建立生态循环。中虬江的污染问题解决了,北咸塘浜也就不会再受影响。”王斌说。

河道整治启动后,高行镇还建立了一套“三员三制”河道长效管理机制。在河长制的基础上,设立了河道日常管理的督导员、巡查员和志愿员,同时实行河道长效管理的督导制、巡查制和公共参与制,建立了河道长效管理模式,确保河长制的有效落实。

王斌说,河道整治工作中,政府的作用固然重要,但民众参与更为关键。“其实把河道整治干净相对容易,难的是长效管理。”他说,“只有老百姓参与其中,才能保持河道水清岸绿的状态。”

□ 报道中心 胡宇新 陈樱

聚焦2017高行 环境综合整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