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版

全站搜索

“参事组”使业委会成为放心当家人



物管冲突、新旧物业交替、公共设施被占用、业委会财物纠纷……几乎任何一个物业管理难题都能在绿地崴廉小区找到举证。究其根源,还是业主们对业委会缺乏信任,业委会没有切实高效地履行职责,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绿地崴廉小区成立了业主参事组,作为业委会的监督机构,实现分权制衡,化解信任危机,使业委会成为全体业主的放心当家人。

暴发信任危机

业主委员会提前解散

绿地崴廉小区是一个纯商品房小区,占地总面积2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小区现共有住户2960户(别墅64户,公寓2896户),102个门洞,2012年9月筹建成立了首届业委会。

然而,业委会的成立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善业主与物业公司的关系,对小区服务企业圣维仕物业公司不作为的行为监管不到位,引起业主诸多不满,最后只得重新选聘新的服务企业长城物业公司接管。在此期间,业委会在工作中暴露出行使权利随意性较大,在小区事务处理和决策上也存在程序不到位、不公开透明、失之偏颇等现象,再加上极个别业委会成员考虑私利较多,自律机制不完善,使得业主对业主大会、业委会的信任度直线下降,进而导致业委会的各项工作难以开展。业委会全体成员只得在任期结束前陆续辞职,业委会被迫提前解散。为避免小区管理出现真空运转,在镇社区服务中心和房管办事处的指导下,由绿地居委会牵头组建了业委会换届改选小组,提前启动换届选举工作。

呼唤制度改革 

业主参事组应运而生

新一届的业委会该如何筹建和运作,究竟是选人重要,还是建立一套更为成熟的制度重要?这是摆在业委会换届改选小组面前的一大难题。不管选择何人,对方最后都可能被利益操控;即使选出一个经验丰富的管理者,如果制度不明确,哪怕一腔热血,也容易被怀疑和中伤。最终大家一致认为在选举业委会成员的基础上,如果能建立一个合理的监督制度,使业委会权利与义务并存,广大业主的利益才会得到维护。在社区服务中心、房管办事处的精心指导下,经过不断讨论酝酿,一个全新的业主参事组制度应运而生,完善了业委会的监督机制。

创新管理模式

全体业主享受“红利”

根据修改后的《业主大会议事规则》规定,参事组受业主大会委托,履行职责。参事组由5名成员组成,由业主代表从全体业主中推选产生,任期与业主委员会一致。业委会成员与参事组成员不得交叉任职,参事组成员条件等同于业委会委员条件,但不作年龄限制。此外,《规则》还对业主参事组的职责作出明确规定,例如协助业委会做好对小区公共收益的监督管理、规范维修资金的正确使用、对小区内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情况进行监督、指出并纠正违反决策程序的行为,并有权召开业主代表会议等。

为保证业主更广泛地参与社区管理,绿地居委融汇小区资源,利用楼组长、志愿者队伍,以座谈会、读书小组活动等形式,充分发动和宣传,鼓励小区内文化素质与社会地位高的热心人士参与。2014年9月11日,终于成功选出了由律师、工程师、教师、财务、警察等8名成员组成的第二届业委会;并于9月21日推选出了5名威望高且热心公共事务的业主组成参事组。为了加强业委会和参事组之间的联系,建立了《业委会与业主大会参事组工作联系制度》,在架构和制度层面,保证小区公共事务决策的公开透明,从决策、执行到监督都有章可循,既保障了业主权益,也保护了业委会成员。

绿地崴廉这一自治模式已运行半年多,各项管理也渐入正轨。随着广大业主需要的服务趋于多元化,维权意识也较高,物管难题考验着管理者的应变能力,各种制度在多方博弈中不断完善,绿地崴廉“参事组”制度能否实现理顺多方利益,让小区长治久安,业主们对此拭目以待。

□ 社区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