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粽香时
作者:向明
有诗曰:端午莲池花解语,夏晨岸柳鸟能言。
那日去欧尚购物,见大叔大妈们正排队抢购厂家直销,优惠价格的各式粽子,才意识端午近了。
说起端午,就会肃然起敬地想起投汨罗江而亡的楚国爱国诗人屈原,人们为纪念他才作粽喂鱼……
粽子年年吃,儿时在家是母亲包,婚后由妻子包。记得童年,每到端午,再穷再苦,母亲会把平时节俭下来的钱和粮票,按户凭券购得糯米赤豆,外加少量肉棕。端午那天放学,我们兄妹几人早早回家,母亲包的小脚、榔头粽小巧玲珑,忙了一天,这时已把粽子煮开,那大砂锅“突、突”冒着热气,散发的肉香、赤豆香让我们不自觉地使劲吸着鼻子,围着粽子打转,不愿外出玩耍,直到晚饭后每人尝了一个,方才心满意足地睡去。
结婚后,包粽子的任务便由妻负责了。那时行西夏家宅河边到处是芦苇,一到端午时节,妻一清早沾着露水,穿着高筒套鞋去采摘芦叶。听妻说,要挑刚暴出一二天的新鲜叶子采摘,这样的叶子有韧性又软滑,还有一股清香,吃起来味道更好。妻最钟爱包三角粽,觉得个个包下来匀落而小巧,煮起来清香扑鼻。妻和女儿喜欢赤豆口味,我则喜欢肉粽,早晨美美地吃上一个,哼着小曲走在上班的路上,心情甚好。小区几家不会包粽的邻居阿姨有时候也会请妻帮忙,妻是热心人,自然一口应允。
现在,粽子在超市、酒家也到处有卖。说到品牌,杏花楼、王家沙、绿波廊等,味道也不差,记得一次朋友送来几只嘉兴粽,味道果然不错,但听说价格贵极,最后想想还是觉得妻子包的和儿时母亲包的粽子最好吃,最清香……因为里面含有一份真情,一份亲情,凝聚着一家人团结的感情。
□ 绿洲一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