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浦东开发历程 讲述睦邻无私大爱
华高一居成立20周年庆典
“你是一座丰碑,记载着华高一居的曾经与希望……”在华高一居成立20周年庆的舞台上,一对夫妇正全情投入地朗诵着。作为紧随浦东开发开放步伐而建的华高一居成立于1995年,至今正好20个年头。
在这20年里,华高一居经历了太多变迁,从当年的荒凉田园农村到如今的幸福社区,从当初只有400余户居民到如今的1680户。华高一居在许多方面已改头换面,不变的是这里浓浓的人情味。
睦邻和谐欢庆盛典
无私奉献温暖人心
文章开头提到的那对朗诵的夫妇,是来自华高一居的万贤和他的妻子路会珍。2011年,万贤因患癌症住进了东方医院,术后万贤受到了医生的精心照料,他感动万分,记在心头。
出院后,万贤向自己的主治医师提出义务到东方医院做志愿者的想法,今年已经是他做义工的第3个年头了。老万说,在他做义工的这段时间里,最快乐的就是可以帮助到那么多人。
路会珍的身体状况也不理想,有严重的腰伤,但受到丈夫的感染,她也参加了社区组织的爱国卫生志愿者队。
2014年,路会珍在高行镇红十字会咨询了遗体捐献的相关事宜后,签下了捐献眼角膜的同意书。
在华高一村,张龙英的热心是出了名的,谁家有难事她都愿意帮忙。从1996年起,华高一村老年活动室建成以来,张阿姨就是管理员,她每天的任务是管理老年读报室的书籍和报刊、打扫活动室、开关活动室等,但就是这些常人眼中不起眼的小事,张阿姨一坚持就是18个春秋。
小区中得到过张阿姨帮助的人亦是数不胜数。25号301室的陈彩娥心脏装支架,张阿姨从每月千元的养老金中拿出500元赞助她;86号103室的张静芸老人身体有病腿脚不便,张阿姨主动推车来回护送;88号201室的一位独居老人,长期与媳妇不相往来,她一有时间就奔波于华高新村与东陆新村两地,从中协调;88岁的孙鸿珍老人突发心脏病,她替换老人的家属日夜24小时陪伴……如今她已是78岁的老人,身体状况也不如从前,可她的热心肠一点都没变。
一本纪念册见证变迁
历届掌舵人共聚一堂
经历了20年的变化,也许很多人早已忘记最初这里是何等样貌,华高一村党总支书记李建玲提议,制作一本记录居委成长的纪念册。整本纪念册从序言到更迭表的撰写、从社区硬件与软件设施的更新、从居民文娱生活日益丰富多彩、从管理的制度化等角度无一不传递了居委与小区日新月异的变迁和进步。
日前,华高一居历届居委书记、主任及两委班子成员欢聚一堂,共叙情谊,共话发展。
作为华高一居建立“奠基石”的黄丽萍主任在座谈会上不禁感慨道:“刚至一村那时,这里只有400余户居民,周边也无任何文娱场所和商户,购置生活用品和交通出行是居民生活的一大难题。”
现任高行镇社区服务中心书记唐黎明是华高一居第三届居委书记,虽已调任多年,但他对华高一村的牵挂从未停止过。他提到华高一村20年来的发展有三个不容易:华高一村作为拥有商业街的老小区能够连续十几年得到区级文明小区及一级党支部的殊荣实属不易;争取到车棚改造、平改坡、围墙、道路拓宽、二次供水改造等多项政府实事工程实属不易;三位一体共商共管、共同协商解决社区矛盾实属不易。
20年的峥嵘岁月,小区在变化,居民在变化,一切都踏着开发开放的节奏变迁着,但对家深深的情感是永恒不变的。
□ 华高一居 报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