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精神
作者:文武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心系国运,不畏牺牲的英勇故事不胜枚举,抗战故事《亮剑》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爱国主义小说。有人说《亮剑》是一本男人的书,其实就是告诉你,男人要有一种勇于战斗的精神,有勇且有谋的战斗精神。
随着电视剧《亮剑》中人物命运的起伏和故事、情节的展开,一股股巨大的冲击波摄人心魄,然而看完《亮剑》原著小说后,真正的震撼在崇敬与愤懑中,让我心情难以平复,故事的延伸使我记住了李云龙这个具有特殊魅力、个性鲜明的军人形象。
小说通过李云龙将军的成长历程,用他坎坷百折的一生诠释了一种大无畏的精神——敢于亮剑。李云龙说:“明知是个死,也要宝剑出鞘,这叫亮剑,没这勇气你就别当剑客,倒在对手剑下算不上丢脸,那叫虽败犹荣。要是不敢亮剑,你以后就别出来混啦,咱独立团不当孬种,鬼子来了一个小队咱亮剑,来了一个大队也照样亮剑”。霸气而掷地有声,何等的凛然与气魄。
无论历史怎样评价他,抑或小说中许多虚构出来的人物,亮剑精神是值得人们去敬仰的。李云龙说过,军人就应该战死在沙场,即使死了,也要成为一堵墙、一道岭。书中“白刃战”那章让人热血沸腾,李云龙带领独立团一个加强营伏击日本关东军精锐部队的两个中队,在装备落伍的情况下,敢于用刺刀和大刀与日本人进行肉搏冷兵器较量,最后完胜日本关东军,真不愧为当时八路军的一支铁军独立团。这场胜利更加突出了李云龙的硬朗风格和阳刚血性。
男儿有泪不轻弹,李云龙的三次哭泣,深深感动了我,警卫员魏和尚牺牲了,他哭了,另一次是在抗战前线,同一位运送军用物资的老人之间朴实的对白,得知老人儿子为八路军运送军需而死亡后,李云龙下令全团5000将士集体向老人下跪,跪拜老者的大恩,也令我深为感动。
李云龙将军生是条好汉,同样视死如归,军人面对死亡,就是用枪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当马天生拿出射入墙内的子弹时,惊讶于子弹如李所说的一样,被他的头骨削弯,但他的傲骨犹存,显示了他这不朽的一生履历非常人所及。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一个军队、一个民族需要亮剑精神,一个国家同样需要亮剑精神。狭路相逢勇者胜,亮剑精神天下无敌,亮剑精神永不过时。
□ 银杏居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