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有讲究 传承汉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人工栽培利用茶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茶艺,萌芽于唐,发扬于宋,改革于明,极盛于清,可谓有相当的历史渊源。8月10日下午,华高三居举办了一场茶艺活动,来自“汉之音”社团的社员王雯毅老师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茶艺课。
王老师先由一些历史故事引出了茶的来源。在中国古代,文人用茶以激发文思;道家用茶以修心养性;佛家用茶以解睡助禅。
茶有哪些分类?王老师开始提问。“绿茶!”“红茶!”“黑茶!”……王老师称赞同学们对茶有不少了解。按照颜色,茶可以分为白茶、黑茶、红茶、绿茶、黄茶和清茶。
天天喝茶,殊不知泡茶还有很多讲究。王老师告诉大家,根据茶的种类不同,喝茶的季节也不同,冬季的时候,喝一些温性茶比较好。也有同学以为平时所说的茶和茶饮料是一个概念,王老师也对此进行了澄清。茶原汁原味,茶饮料不排除人为添加其他物质,没有茶的口感纯正。
茶艺是一种文化,在汉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又广泛吸收和借鉴了其他艺术形式,并扩展到文学、艺术等领域,形成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汉族茶文化。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
最后,王老师讲解演示了泡茶的工序。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和家长们都纷纷表示在活动中收获了很多关于“茶”和“艺”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很受用。
□ 华高三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