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从“独角戏”演变为“大合唱”
昔日“治理难题”今日“治理样板”
华高二居是高行镇的老旧小区,曾因物业管理不善、环境问题等一度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如今,这里原本斑驳的围墙爬满了盛开的蔷薇,废弃的角落变成了花香四溢的“半亩花田”,新划定的停车位及智能充电桩井然有序。
短短两年间,华高二居党总支利用党建引领的治理密码,将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变为“最畅一公里”,用“红色治理”擦亮了居民幸福底色。
华高二居建成超过25年,居民以独居纯老户和刚需购房户为主。业主对社区治理水平有要求,而物业费自2014年定为每平方米0.6元以来,10余年未涨。小区车位短缺、绿化荒废、服务滞后等问题相继出现。居民因不满物业服务质量投诉,而低廉的物业费又让企业难以为继,形成“收费低-服务差-投诉多”的“单一循环”。
提价先提质。物业先行修缮了门卫室、增加了保洁频次,还增设了便民服务点,让居民直观感受变化。居民则通过“三先三后”表决法全程参与决策,以“先易后难、先急后缓、先简后繁”为原则,分批召开12场居民会议,结合第三方评估标准制定调价方案。去年,小区以92%同意率通过物业费调价方案,物业费从每平方米0.6元阶梯式调至1元。
因为历史原因,华高二居的部分楼栋分布在另外一个小区,分属不同的居委会,但同属一个业委会,管理权责不清,单靠物业费调价无法根治深层矛盾。
针对这一痛点,华高二居党总支会同镇相关职能部门牵头构建“红色治理先锋”体系:建立“三驾马车”协同和“居民议事厅”机制,通过3轮意见征询、6次方案优化,统筹业委会制定“垃圾箱房移址”“机动车停车方案”等6项民生议题,通过业主大会表决后列入年度重点。
同时,居民区创新“五务合一”模式,将党群服务、社区治理、民生保障等资源整合。针对绿化不足的问题,居民区打造“盆景汇”项目,从一个点位扩展至多个点位,形成崭新的“半亩花田”,实现空间资源最大化。隔离护栏也改造成了蔷薇花架,让“弹丸之地”变身居民共享花园。
通过“12345热线”搭建“民情直通车”,以物业费调价破除“付费-服务”失衡,借“四百走访”机制打通“最后一米”,最终通过“红色物业”培育居民主体意识……华高二居形成了“诉求-响应-参与-共治”的良性循环。
从“治理难题”到“治理样板”,这个老旧小区的蜕变印证了一个朴素真理:基层治理的“最优解”,往往藏在“人民城市人民建”的实践中。接下来,高行镇将以“12345”热线为“民情雷达”,将群众诉求转化为治理动能,最终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治理闭环。
□ 浦东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