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版

全站搜索

一段关于“寻找”的故事


这是一段关于“寻找”的故事,在找和被找之间,流淌着一股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暖流。

2月22日早上6:50左右,上海永久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党员朱丰华像往常一样去上班,在经过小区垃圾站时看到一个灰色钱包,他捡了起来,里面驾驶证、身份证等都在,心想,“这一定是有人不小心掉了吧。”天下着小雨,朱丰华在原地等了10多分钟,依然不见有人来认领。朱丰华决定主动去寻找,于是,第一段寻找的故事在这里开启。

遗失的钱包里并无失主任何直接的联系方式,朱丰华的寻找还是费了一番心力,最终他通过身份证地址在网上查到失主所在的村民委员会的电话。村干部了解事情经过后,开始积极帮忙寻找失主。

通过村委会能否联系上失主呢?朱丰华焦急等待着。半小时后,一个陌生电话打到了朱丰华的手机上,对方简单自我介绍后,便焦急地询问是不是捡到了他的钱包,能不能还给他。出于谨慎,担心有人冒领,朱丰华并没在电话里讲太多,双方约好在小区门口见面,把钱包归还。

晚上6点,朱丰华早早等在约定地点,看到一个年轻小伙匆匆赶来,在核对了小伙与钱包身份证上的照片后,他确认这就是失主。保险起见,朱丰华又让对方背出身份证号,结果一字不差,失主找到了!朱丰华把钱包归还给小伙,他打开钱包一看,非常惊讶,所有东西都在,激动地一再道谢,并表示要请客吃饭,但被朱谢绝了。故事发展到这里,似乎已经可以大结局了,可事实并非如此。

第二天晚上,朱丰华家的门铃突然响起,朱丰华带着疑问打开了门,定睛一看,居然正是那位丢失钱包的小伙子,带着他的父亲出现在眼前。朱丰华连忙把他们迎进屋子,“你们是怎么找到我家的呢?”他好奇地问道。原来,小伙子与朱丰华分开后,一直想找机会表达感谢,回家和父亲商量后,两人决定登门拜访。但是朱丰华的家怎么找呢?父子兜兜转转了半天,最后从小区门卫那里问到朱丰华的停车位,再从车位登记处找到他家的门牌号。小伙说:“我明天出差,车票都订好了,没有身份证就麻烦了,还好钱包失而复得,省去了许多麻烦。”

一段失主与好心人之间互相寻找的故事自此圆满,他们的“好心与感恩”让每一个听了这段故事的人都觉得很温暖。

□ 永久建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