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侨法 维权凝聚侨心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决定精神,努力营造社区知侨法、懂侨法、贯彻侨法的良好氛围,我镇以“贯彻落实侨法,维权凝聚侨心”为主题,开展了广场咨询、通过微信公众号“高行发布”进行涉侨政策问答宣传、侨法宣传角视屏宣传、涉侨政策培训讲座四大板块活动,真正做到侨法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侨法解读 >>
★ 我妈妈是从加拿大回来的一名归侨,明年我就要参加高考了,归侨学生在国内是否给予照顾?
法律提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第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归侨、侨眷就业给予照顾,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服务。归侨学生、归侨子女和华侨在国内的子女升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照顾。
★ 徐某是某公司的一名侨眷负责人,想要通过选举加入高行镇党员代表候选人,提问侨界人士是否能参加选举?
法律提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第六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归侨人数较多地区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应当有适当名额的归侨代表。
★ 张老先生是居住在高行镇某居委的一名独居高龄归侨老人,今年81岁,子女都在国外,老人身体欠佳生活困难,咨询高行镇人民政府是否能给予帮助救济。
法律提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第十条 国家依法维护归侨、侨眷职工的社会保障权益。用人单位及归侨、侨眷职工应当依法参加当地的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对丧失劳动能力又无经济来源或者生活确有困难的归侨、侨眷,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给予救济。
1、华侨的定义是什么?
答: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依照国务院侨办有关华侨身份解释的规定,定居是指中国公民已取得住在国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并已在住在国连续居留两年,两年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
2、出国留学生是否具有华侨身份?
答:出国留学生(包括公派和自费)在外学习期间,不被视为定居,不具备华侨身份。
3、因公出国人员是否具有华侨身份?
答:因公出国(包括劳务人员)在外工作期间,不被视为定居,不具备华侨身份。
4、归侨的定义是什么?
答:归侨是指回国定居的华侨。
5、侨眷的定义是什么?
答:侨眷是指华侨、归侨在国内的眷属。包括:华侨、归侨的配偶,父母,子女及其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同华侨、归侨有五年以上扶养关系的其他亲属。
6、享受升学照顾待遇包括哪些对象?
答:依照有关政策,归侨青年、归侨子女、华侨在国内的子女享受升学照顾,以上对象简称“三侨生”。
7、三侨生升学有哪些照顾政策?
答:1)报考普通高等院校,在原始分基础上加5分;2)报考成人高校大专、本科,在原始分基础上加30分,大专毕业生报考成人高校本科,在原始分基础上加20分;3)报考高中(包括中专、职校、技校),在原始分基础上加5分。
8、如何出具三侨生身份认定证明?
答:具有本市户籍的归侨青年、归侨子女、华侨在国内子女的身份证明由申请人户口所在地的区(县)侨办出具,非本市户籍的三侨生的身份证明由市政府侨办出具。
9、出具三侨生身份认定证明须提供哪些材料?
答:1)归侨青年需提供本人的归侨证;2)归侨子女需提供父(母)的归侨证以及本人与父(母)的关系证明;3)华侨在国内的子女需提供父(母)在国外定居的证明,包括:我国驻外使、领馆出具的父(母)华侨身份证明或者父(母)的护照、签证,本人与父(母)的关系公证或出生证明。另外,三侨生还需提供本人的户籍证明和在本市报考高中、高校的证明;递交材料如果是外文的,原件和翻译件须一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