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版

全站搜索

拾趣生煎馒头

作者:郑国海


那日去岳阳医院配完药,一看时间尚早,便乘123区间车直奔福州路图书街,不知不觉逛下来方知已晌午。转弯便是美食街,见一生煎专卖店,肉汁香气浓香四溢,于是要了一客,外加一碗牛肉汤靠窗坐下,不由思绪万千……

生煎不同于小笼,一个收口褶皱处朝底油煎,时不时发出“吱吱”油声,一个则朝天上笼屉蒸。上海早点,除大饼、油条、粢饭、豆浆四大金刚外,生煎馒头更具代表性,也被更多人接受。

记得儿时第一次品尝生煎,还是借班主任的光。家访时说我作文写得好,当着全班读,还上了榜,父亲一高兴掏出一角钱奖励我,这在当年可是相当于过年时的一次压岁钱呐!当时家住成都北路南京路口,对生煎早已垂涎三尺的我,壮着胆独自偷偷来到陕西路南京路口的“友联”买了半客(一客是4只,共1角6分),一边咬破皮子,一边慢慢地吸,那又热又鲜的汤汁顺着喉咙下去的感觉美得无法形容。我看着大师傅的操作,胖胖的大师傅倒油、浇水、掀盖、撒葱花芝麻,动作娴熟麻利,一气呵成,最后一掀盖,用长铲敲敲铁锅的边沿,带香的雾气四散开来。排队等候的人群一阵骚动,不由伸长了脖子使劲吸着鼻子。

当时上海生煎最出名的要算“友联”,再有后来居上的“丰裕”,听说解放前八仙桥的萝春阁、环南路的“大壶春”亦负有盛名。如今随处可见各种生煎品牌的身影,吴江路的“小杨生煎”香飘百里,杨浦地面上的“吴胖子生煎”亦是人气十足,南京东路、徐家汇、淮海中路、人民广场等很多地方也能尝到。

据传生煎馒头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了,作为上海赫赫有名的点心,无论上海人、外来人还是外国人,没有几个不喜欢的。说到吃生煎的步骤,大概可以分为三步走,顶部啄一小口,汁水倒入勺内,品!扩大口,夹出肉,嚼!皮就醋,吃!

我想,生煎馒头算是上海的“吃文化”了吧!

□ 绿洲一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