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版

全站搜索

“疫”路同行 守护有我

从学生到志愿者的“就地”转变

作者:记者 俞颖 摄影 吴慧蕾





同心战“疫”,有种力量叫志愿者,他们以实际行动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贡献了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浦东新区高行镇基层队伍中就涌现了许多平凡又伟大的志愿者,他们是党员干部、退役军人、青年学生、退休老人……纷纷勇赴抗疫一线,大白”助力社区,居民防疫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因疫情无法开学,就读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大二学生俞凯闻便主动请缨加入社区抗疫志愿团队。3月19日,当社区工作人员在业主群里发布了招募志愿者的消息,他便主动到小区核酸检测点,在现场第一时间报了名。

“那天,小俞找到我就表示要求参加志愿者团队,当我们知道他还是一位大学生的时候就婉拒了,而他却坚决表示自己是小区的一分子,年轻人一定要站出来。”森兰新城居委会党总支部副书记顾慧珠坦言,回想起当时情景仍然历历在目。

此后的每一场核酸筛查中,都有他忙绿的身影,维持秩序、检测扫码、搬运物资、登记信息和分发抗原等。每逢检测,他就拿着喇叭去各个楼道喊邻居下楼,核酸扫码需要帮忙的时候,他又积极补位。在场的其他志愿者纷纷表示小伙子做事认真负责。

通过近四个月的“战疫”经历,身为“00后”的俞凯闻亲眼目睹了社区工作人员不辞辛劳、披星戴月为老百姓服务的全过程,体会到了一线抗疫工作的各种艰辛,心里很受触动。他表示,“参与志愿活动,让我意识到岁月静好都是有人在默默地负重前行。未来,我还会为社区工作继续贡献力量。”

俞凯闻同其他社区志愿者一起,在小区东、西侧门处执勤,承担扫码测温、查验核酸证明等工作。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他迅速投入到志愿服务当中,完成了从学生到志愿者的“就地”转变。

有时白天要上网课,俞凯闻便申请晚上参与志愿服务工作,从组织核酸检测到搬运保供物资等,常常要忙到晚上十点后才能回家。他印象最深的是3月31日晚,为了方便居民次日能尽早做完核酸,顾书记带领俞凯闻等4名志愿者在涉疫楼道下设立了新的检测点。

第二天清晨5点,俞凯闻便早早起来准备核酸采样各项工作。由于最近一直下着暴雨、刮着大风,天气严寒,现场检测点较为简陋,没有篷布和雨伞,只有塑料雨衣。但居民们的“真方便”“辛苦了”“要不把伞给你们吧”,一句句贴心的话语,在那个雨夜温暖了他的心。在这段特殊的服务经历中,俞凯闻深刻体会到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他表示,作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能为社区服务、为抗击疫情作出积极贡献,让他深感荣幸。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我。”俞凯闻总是随叫随到,没有丝毫的怨言。从核酸检测信息登记员到楼组抗原分发管理员,在社区遇到人力运力不足的时候,通知他帮忙搬运、分发物资,他都会全力以赴。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里,越来越多像俞凯闻这样有责任感的青年站出来、走出来,他们的尽职尽责、担当奉献,受到群众的普遍赞誉。

□ 媒体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