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享老时光”
作者:郑国海
某日,见《老年报》上有《享老时光》一文,读之颇有同感,欲借其题目再述一回。
主席曾有诗曰:“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是的,天亦能老,况何人乎?
我想,像我们这65左右的岁段,正是享老的黄金时段,人生的又一春,夕阳红年代的开始。老了又怎么样?老的有经验,老的更沉稳。
青年时代,每个人都有过追求,有过梦想。现在人都开始老了,但我想人老心态不能老,我们应该是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这享老不光是吃吃玩玩,或是带带儿孙重返童趣的遐想。我们更应该与时俱进,向年轻一代讨教,学习新科技,比如玩玩智能手机、iPad,上网漫游来个点击什么的,也尝尝这新玩意儿中的乐趣。
我们更应该投身于社会,小区的公共事业,如争创国家卫生镇,做一些有益大众的事,为自己的人生再添精彩。我也庆幸自己在世博会那年,刚开始就报名参加志愿者,并一直“服务工作”到现在。否则一事无成,到八九十岁迈不动时也许会后悔,白白浪费了“享老时光”。
如今条件好,人的寿命也长,像我们这老三届一代人,也迈入了“享老时光”,曾经经历了儿时的三年自然灾害、青年时代上山下乡,不过在广阔天地炼红心也是一桩好事,不仅磨练了意志,还强壮了体魄,也更了解了农村的疾苦与贫瘠,成了我们这一代特有的历史宝贵财富。
返沪后成家立业,兢兢业业地工作,这艰辛自不必说,以后在改革浪潮中,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因无技艺和年龄偏大而下岗,只得去再就业,苦苦挣扎了一番后,终于明白人生还得“换一种生活”。
现在好了,有了党的政策,我们退休进入“人生又一春”,每个人放开手脚去做自己过去原本想做的,去享受这其中的乐趣。比如有人还想去国外环游,近70岁的人还想学跳舞并参加大赛,难得也可以打个五八十解解闷。
作为我,最喜欢的自然是“爬格子”。读书时自认作文写得好,工作后《三航报》也登过几篇作品,孤芳自赏,不求上进,故到现在写作水平没什么大进步。但我想的只是把自己所见所闻、其景其情感人的一面,用自己的心声表达、呐喊出来,这份清苦的耕耘,如今能在《高行报》上再次如愿,便成了我享老时光中的最大快乐。
□ 绿洲一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