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苗苗 大家都来打疫苗
□韩俊
摄
“接种疫苗一点都不复杂,观察半小时就可以回家了!像被蚊子盯了一下,一点都不疼!政府派车接送,卫生院还开设老年人绿色通道,真方便!……”这是居民们接种疫苗后的共同感受。
5月26日上午,我和老伴带着之前预约好的接种凭证,早早地来到居委会报道。随后,居委工作人员带着我们坐上大巴,从家门口到高南卫生院接种点,顺利完成了第一剂新冠疫苗接种。在预检区,医生核对我的相关信息,询问是否有疾病,我如实告知。打完疫苗,红马甲带着我进入休息室等候30分钟的留观,这时,等候在此的居委书记递来一杯热水说:“多喝水,接种护士关照过。”一股暖意顿时涌上心头。
我们居委从5月17日开始75岁以上老年人的疫苗预约登记,打还是不打,老张十分纠结,因他去年连续两次做了大手术:一次是心脏动脉造影,另一次是前列腺增生微创和膀胱结石手术,怕接种后有不良反映。他仔细阅读关于哪种情况不能接种的公示后,解除了疑虑,走出了误区。他说:“能打就打,早打早实现群体免疫。”至今,没有因为接种疫苗而产生不良症状。
老盛今年80岁,原本打算到张桥去接种,那里有她熟悉的一位家庭医生,得知华高一居有专车、卫生院可以走绿色通道的消息后,她赶紧回到家里,带着90岁的老伴到居委登记预约,打完第一剂疫苗后,两位老人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对着端水过来的居委党总支书记说:“真没想到昨天才登记,今天就打上了,真方便!省力又省钞票,镇政府想到阿拉心里去了。”77岁的张伯伯和鞠阿婆是一户烈属家庭,平时腿脚不便,去的路上,志愿者一直在他们身旁搀扶,打完针又一直陪护,直至安全到家。
在我们小区,总有这样一支队伍、一套居委班子,疫情来袭前,他们串门走户,宣传防控健康措施;疫情发生后,他们走在最前面,为返沪居民送菜送食品;疫情防控常态化时,他们又带着一批又一批的居民,从小区走进疫苗接种点。一届比一届年轻的班子成员已成为居民们的“定心丸”,他们用行动守护着居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高南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很细致,打针前,会详细地询问你近期的情况,再核实验证姓名、年龄、身体状况及接种后的注意事项……一系列流程,保障了被接种者的安全。
眼下,国外许多国家及我国的台湾、香港等地区,新冠疫情仍在蔓延,我们必须响应政府提出的“应接尽接、应接早接”号召,早日实现群体免疫屏障的目标。
放松心情早日与疫苗相约,苗,苗,苗,大家都来打疫苗!
□ 华高一居 贾鸿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