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版

全站搜索

过端午话粽子

作者:郑国海(绿洲一居)



又一年,端午节来到。

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古人过端午,必在门窗挂菖蒲、艾叶驱邪镇恶。“艾旗弘正万载,蒲剑斩邪千年”,此习俗延续至今。过端午另有吃雄黄酒的习俗,用之涂童额显“王”字可辟邪,还有挂印符戴香囊,称锤粽蒲叶蓬鞭,投壶预祝心想事成,立蛋为“七窍玲珑”,划龙舟,吃合川枇杷观蜀葵,蜀葵大红丈许高,端午期间盛开,吉祥喜庆,又称“端午花”。

古时称粽为“角黍”,浦东把包粽子称裹粽子,有三角、小脚、锒头粽之名,已入选区级非遗名录,其独特制作技艺相传千年。真是青青箬叶魂,把芦苇的清香包裹在心里。用河边大张芦叶裹粽子,稻草捆扎土灶大锅烧煮,有竹笋大肉粽、马兰头粽、赤豆粽,原汁原味是老浦东的传统口味。

浦东三林塘曾举办几届端午文化节,展示过牛角粽、小脚粽、草头粽、红枣花粽、碱水粽等,煮时喜把鸡蛋同煮剥壳食为“白和蛋”,在当天吃滑口据说能嫩白肌肤。

北方粽以北京为代表,个头斜四角形,以豆沙红枣为主,少量有果脯,当地人喜蘸白糖食之,另也可见绿豆鸭蛋粽、果仁桂花粽、陈皮牛肉粽、百果粽等。山东的特色粽大黄粽,口感软糯,色泽黄金,香气扑鼻。

南方粽以上海、嘉兴、湖州为代表。上海粽源于嘉兴五芳斋,制作技术在2011年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保存了江南地区之文化精髓。五芳斋的栗子鲜肉粽、咸蛋黄肉粽,现又有干贝鲜肉、鲍汁牛柳香菇笋肉、甜豆枣泥、绿茶枣香粽等。湖州粽长条如枕,故称“枕头粽”,最有名气的为当地“诸老大”,创始于光绪13年,其肉粽鲜香糯美在杭、嘉、湖地区享“状元粽”之美誉。

苏州的猪油细沙粽,广州的蛋黄粽,兰溪的火腿粽,闽南有碱水粽、烧肉粽、豆板粽等,尤其是特色烧肉粽,煮后重达半斤以上,吃时蘸蒜泥荠末佐料,口感独特,香甜嫩滑,油而不腻。台湾的’龙粽”用麻叶包裹,清香甘醇。

上海各老字号,如新雅菜馆的碱水豆沙蛋黄粽,“老惬客”的鱼松蛋黄粽,沧浪亭马当店的腌笃鲜笋粽,老正兴的八宝辣酱粽,还有王家沙、乔家栅、绿波廊、嘉庆斋等名店,也是各俱特色。最接地气的要数雁荡路上的“粽子弄堂”,有梅干菜大肉粽、南乳鲜肉粽等,亦曾名噪一时……

写到这里,不禁又怀念起母亲和她包的粽子。是的,过端午,祭屈原,爱国敬业,非常时期,别样记留,中国人的节日,后人传承端午习俗粽子文化。处三级响应区的上海,老字号纷纷登场比试夺魁,各出奇招,使出浑身解数,创品牌推新款,更有另辟蹊径独树一帜的,让人啧啧称奇,大呼过瘾。

今年自家也不包了,也学新潮尝鲜一二,真浓香味绝各俱特色,欲在平台网购,让晚年少留遗憾,多些快乐,这一切还得感谢我们有一个好国家。

最后自然想到,端午后的7月5日就是《高行报》的8岁生日,可喜可贺,衷心祝福各位编辑老师,祝愿新高行、《高行报》发达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