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后没症状,哮喘就是好了?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炎症性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有6%-19%的儿童严重哮喘可迁延至成年。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疾病,儿童哮喘如不及时治疗,反复发作导致气道重塑,将会影响其终身的肺功能。60%-70%的患儿哮喘儿童随着生长发育,哮喘症状会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但其中部分患儿成年后仍会复发。因此哮喘控制治疗应尽早开始,要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治疗原则;“长期”是指儿童哮喘治疗的时间通常为1-2年,“持续”是指儿童哮喘治疗是连续、不间断的过程,“规范”是指儿童哮喘治疗启动、升级、降级和停药应依循专业指南推荐,“个体化”是指儿童哮喘治疗需结合药物与非药物联合治疗,强调哮喘教育和环境控制,规避过敏源等诱发因素,可采取心理、运动、中医药等联合治疗。
儿童哮喘治疗包括急性发作期的快速缓解治疗和非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的长期控制治疗;急性发作期需要快速缓解症状,如平喘、抗炎治疗;非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需要防止症状加重和预防复发,如避免触发因素、抗炎、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防止气道重塑,并做好自我管理。如果在治疗的过程中仍然有反复的咳嗽和喘息发作往往表示疾病处在发展阶段,更要引起重视,避免哮喘的反复发作,避免永久性的肺功能损害,积极寻找病因,按照医嘱用药,哮喘的病理基础是气道的慢性炎症,因此需坚持长期用药。
那么是否用药后没症状,就代表哮喘已经痊愈?其实不然,哮喘的危害是气道的慢性炎症,气道的高反应性和气道的重塑,使用哮喘的药物后症状消失仅表示哮喘得到了控制,而气道的炎症、气道的高反应性仍然持续存在,它犹如海面上露出的冰山一角,所以应该长期使用控制气道炎症的药物,如长期吸入低剂量的激素,以达到控制气道的慢性炎症,预防哮喘的反复发作和避免气道的重塑。哮喘控制治疗后,每3个月作为一个阶段哮喘控制治疗的评估周期,全面评价治疗的有效性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患者对治疗的反应,根据哮喘控制情况作出升级或降级的治疗计划,一般结合控制情况、肺功能变化,推荐在哮喘控制稳定后3-6月进行降级治疗,直至确定维持哮喘控制的最小剂量。
□ 公利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