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版

全站搜索

鼋头渚钓虾趣

作者:■宦留顺(华高三居)


河虾,又名青虾,中国特有的淡水虾类。广泛生活于淡水湖、河、池塘中。河虾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人们因此十分喜爱它。

前些天,路过乡间,见有人在小河边钓虾,即凑前观望,“噢,好肥的虾啊!” 望着网兜里蹦跳的大虾,我不由地感叹,勾起了我上世纪80年代在无锡鼋头渚钓虾的记忆,那情那趣仍历历在目。

那是1985年初秋的故事。我们在无锡休养,有名的鼋头渚公园就在近旁,我们早晚都会进出公园散步休闲。公园傍太湖而建,园内园外荷塘连片,引太湖滋养。傍晚,小鱼、河虾浮上水面,觅食游戈,众多鸥、鸟来此觅食,也引来不少乡邻来此钓虾。夕阳下的太湖边,映现出一派人、鸟、自然和谐的江南美景。

都知道河虾味美,在此休养的钓友们很快加入到荷塘钓虾的行列。只是不识“虾性”,收获不多,不几天就退出了钓虾的行动。

一日傍晚散步,见约十一、二岁一男童正在荷塘里钓虾,便前往观看。荷塘紧邻太湖,有流水与湖相连。放眼池塘,流水清澈,水草丰腴,一个个小手指粗的河虾在面前游戈。男童右手持尺长小竿,端系尺余细线,与一只用大头针做的小钩相连;左手持米长小竿抄兜。只见他不时调整一下钩上的蚯蚓,将其垂放在水里,河虾们象得到“召集令”一般,都慢悠悠地游拢过来,突然,大钳一下抓住钓饵,正要大快朵颐之时,孩童轻提钓竿,左手抄兜一接,大虾便成了他的收获。如此往复,不一会儿就收获颇丰了。

钓的有劲,看的兴起,男孩竿无虚发的钓技,激发了我亲自尝试的兴趣。在我要求下,学起了钓虾。鲜活的河虾在我面前的水草中游戈,尤如“唾手可得”。调整好蚯蚓,我下了钩,不知怎的,只见眼前的河虾都避而远之,就是不来吃饵。“小师父”告诉我:下钩要轻,在离虾5、6公分前方下钩,缓慢靠近河虾即可。“来了,来了。”经过几次试验,一只大虾正向我的钓饵游来,我暗自高兴,只见河虾大钳一闪,抓住了钓饵,“上钩了!”我心里不由一震,马到成功,好高兴啊。我迅速提起钓竿,嗨,可惜啊,大虾刚提出水面,抄兜尚没到位,大虾就放弃到手的美餐,逃之夭夭了。“可惜,可惜,真可惜啊!”如同煮熟的鸭子飞了一样,我懊恼了好一阵。一连数次失败后,在“小师父”的指导下,我终于揣摩出提钩一刹那的要诀:抬腕轻提,抄兜到位,百发百中。

天渐渐地黑了,河虾沉到水中看不见了,我买下了男童的河虾。煮熟食之,其味别样的鲜美,其中有我亲自钓上的“战利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