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版

全站搜索

谁是最美的人?


□周正 摄

炎炎夏日,上海垃圾分类进行地热火朝天,一批批志愿者牺牲个人休息时间奋战在垃圾分类最前线。东源名都1139弄的业主———杨艳卿就是其中一名优秀的年轻志愿者。

从南行居委开始招募垃圾分类志愿者开始,小杨带着上小学的儿子吕臻祺主动来到居委会报名垃圾分类志愿者。小杨说:“我觉得年轻多做点没什么的,现在孩子都太娇惯,我也是想给孩子树立榜样。”在排班的时候,志愿者人数不够,小杨又主动提出可以给她多排几天。垃圾分类志愿工作正式开始,小杨和她儿子按时上岗,站在垃圾桶旁边指导社区居民如何正确分类。刚开始几天,居民们由于还不是很熟悉,很多垃圾还是会弄混、扔错,小杨他们一边协助把垃圾分到各个垃圾桶,一边耐心地给居民讲解:“餐巾纸属于干垃圾,玉米芯子属于湿垃圾……”一开始,中途还会碰到各种不理解的居民,有的甚至出口恶言,但小杨一点都不生气,依然心平气和地给居民解释。一次,有一个居民要从可回收垃圾桶内捡走可回收物拿回家卖废品,小杨苦口婆心地进行劝导,但不仅劝导无效,周围很多不清楚缘由的居民的盲目“助阵”还增长了那个居民的气焰,一边倒的态势让小杨感到非常委屈,最后不得不通过110来解决。虽然受了委屈,但第二天小杨依然带着她的儿子出现在了垃圾分类志愿者的工作岗位上。小杨说:“阿姨们一个个年纪很大了,我还年轻,能帮帮阿姨们就尽量帮。”

小杨这种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很好地体现了志愿者精神,为所有人树立了一个积极正面的榜样。垃圾分类不能仅仅靠志愿者,每个人都应自觉遵守。

□ 南行居委 顾晓蓉

我们身边的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