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己所能 不计报酬 帮助他人
———记奋斗在垃圾分类第一线的志愿者们
□ 胡 琼摄
夏日的清晨,太阳照在脸上;身边的草坪上,露珠在闪闪发光;清凉的微风在身边抚过,有时还带着一丝淡淡的花香,让人心情愉悦,然而海韵居委卫生志愿者垃圾分类小组长戴连强师傅却无暇欣赏这夏日的美景,早早地穿上蓝色志愿者马甲守在了垃圾分类投放点,尽心尽力地开始工作了。
“师傅,这个快递包裹是可回收垃圾噢。”“阿姨,现在上海市实行垃圾分类,下次带下来的垃圾要在家里先分好。”“师傅,湿垃圾投放要破袋。这里有水桶,手脏的话洗洗手吧。”“阿姨,这个大骨头属于干垃圾,不是湿垃圾噢。”对每一位来投放垃圾的居民,戴师傅不厌其烦地引导着该怎么投放,同时他还要仔细查看每一包垃圾,不怕脏、不惧难闻的气味。碰到有些垃圾不知道怎么分,戴师傅还时尚地上网百度求助,誓要将垃圾分得清清楚楚。居民们特别是一些年级较长的老人,一开始并没有将垃圾分类当成一回事,因为很多人都并不清楚到底为什么垃圾非要分类投放。由于不重视,反映在行动上就还是会将垃圾干湿混放。而一些年轻人为了省时省力开始也并不配合,给垃圾分类工作增加了不少阻力。不过,在海韵居委垃圾分类志愿者们日复一日地积极引导下、苦口婆心认真劝阻下、以身作则地示范下,居民们渐渐意识到:上海垃圾分类时代是真的来了。
每一个像戴师傅一样的志愿者都在垃圾分类第一线辛苦地工作着;早上七点半准时上岗,晚上八九点钟还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戴师傅更是因为连续值勤而病倒了。海韵居委志愿者队伍成立之初宣誓的誓言还在耳边萦绕:“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他们真的做到了,点赞!
□ 海韵居委 胡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