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行镇垃圾分类减量试点一年 居民参与率和投放准确率过半 垃圾“三次分拣” “示范户”作表率
作者:特约记者 黄静
由浦东垃圾分类减量推进办公室委托第三方进行测评的最新一季度报告显示:在全区313个垃圾分类减量试点小区中,有5个小区被评为优秀,其中高行镇11个小区就有2个,还有5个小区为良好……从2012年底启动试点,高行镇居民小区垃圾分类的居民参与率和投放准确率如今已经超过了50%。
生活垃圾干湿分离
2012年底,高行镇进行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减量试点,选取了商品房、动迁安置房、老式居民小区等11个小区进行试点,涉及8900余户家庭,人口近2.8万。
在春江花悦园小区,每个门洞前都摆放着一对干湿垃圾箱,旁边竖立着一块温馨的指示牌,上面用不同颜色的标识,并图文并茂地说明垃圾该如何“对号入座”。“我们把复杂的事情讲清楚,把复杂的程序简单化,时间长了,居民们就习惯成自然了。”小区所属华高四居党总支书记黄群告诉记者。据了解,在高行镇试点的11个小区里,干湿垃圾箱和指示牌这样的硬件是“标配”。如果小区基础设施齐全,就在原有基础上完善;如果条件不够成熟,则进行全面规划整改。
而除了硬件外,高行镇还在试点小区建立了一套工作模式,即“家庭-门洞-小区”的“三次分拣”——家庭居民干湿分类、垃圾指导员在门洞前辅助分类投放、小区保洁员配合垃圾分类清运,三个环节层层把关,让生活垃圾做到干湿两分离。“我们还借助小区的各种活动、团队宣传垃圾分类,如‘能卖尽量卖,干湿要分离,有毒需分开’。”黄群说。
开展“示范户”评比
试点小区也想出了不少“金点子”。幸福小镇是一个混合型的小区,有商品房,有动迁安置房,有别墅区,户数近2900户。“小区面积大,工作量大,只能由点及面循序渐进。”居委书记张琤介绍,为此他们开展了“示范户”评比。“志愿者会在垃圾桶边蹲点检查、上楼道走访,掌握小区内正确分类的家庭情况,然后通过上门抽查,当场鉴定,给示范户贴牌。”张琤告诉记者,垃圾分类示范户的家庭名单还会定期在小区主要出入口的显示屏上公布。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高行镇试点小区的垃圾分类志愿者很“给力”。巡查、指导、回访、监督……试点一年来,志愿者风雨无阻。火钳不好用,就自制铁钩用来分拣垃圾;垃圾散发恶臭,志愿者就戴上口罩分拣;一些居民随意投放,志愿者甚至凭着垃圾里的线索找到了主人。
华高二居的居民志愿者黄燕芬也感动了邻里。炎炎夏日,垃圾桶容易滋生蚊蝇。黄燕芬每次巡视时,都会自备杀虫剂灭虫,然后不顾恶臭分拣居民投放不正确的垃圾。“她的爱人是位残疾人,非常需要照顾,但她坚持每天早、中、晚三次检查,她说,‘从我手中清运的垃圾桶,绝不能干湿混装’。”华高二居党总支书记管佳琳说,志愿者的表率带动了更多居民参与垃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