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版

全站搜索

母亲的心思

作者:刘静艳


自从1997年来上海,我已在这里生活了十多个年头,现在女儿也十三四岁了,正值青春期的她思想特别活跃,总有很多事情要和我“理论”。今年寒假,女儿和我提起,说几个同学已约好要去东方绿舟,晚上就住在同学家,希望得到我的同意。我顿时表示否定,“你还那么小,万一碰到坏人怎么办?万一迷路怎么办?……”我不无担忧地想到了各种意外,女儿不耐烦地打断我,“老妈,没有那么多的万一,你真是想多了!”过了片刻,又强调了一句:“即便你不同意,我也是要去的!”我不得不承认,女儿遗传了我倔强的性格。我望着她跳跃离开的背影,思绪蔓延。

大学毕业那年,母亲几经周折,为我谋得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工作不到半年我就毅然离开了那个在其他人眼里看起来还算不错的公司,打定主意去上海。年少气盛的我可不想把青春埋没在那一堆只有初中学历甚至更低文化,每天都机械重复简单而乏味流水线的人群里。我的举动自然成了我们家的大事件,妹妹有点惊讶,父亲没说什么,母亲却愠怒了,“为你找份活容易么?人家老板说了,只是先让你熟悉每个流程,之后会把你安排到办公室的,你倒好,说辞就辞了!……”没等母亲把话说完,我固执的脾气就上来了,“哪怕去饭馆洗盘子,我愿意!”

独自在上海闯荡的艰辛不是用一言两语就能表达的,每到夜晚,看着万家灯火亮起时,心里总会升腾些许的惆怅。工作一直没有稳定下来,只是间间断断地打些零工,因为过得不好,也很少和家里联系,倒是妹妹总打来电话,说母亲一直念叨着,不知你姐在外过得怎样?不要硬撑着,回来可以再想办法。我听后心里酸酸的,但既然走出了这一步,我不能回头。

时间飞快流逝,我的青春也在兜兜转转中过了大半。在人才济济的大上海,我终因自己的平庸,过着平凡的生活。特别是有了孩子以后,就更能理解母亲当时的心情。纵然没有混出名堂,家总还是要回的。

当年还行动利落的母亲如今已显老态,看到我带着孩子回家,笑容里泛着泪花,“那时不想让你去上海,的确有我的私心,我根本没指望你出人头地,只盼望你每天都好好的,能常常待在我身边,可是你有你的追求,我又怎么能阻拦?”我的眼眶潮热,说不出一句话,只能连连点头。

此刻,女儿正蹦跳着走来,她诧异地看看我,又看看她外婆。我亲爱的女儿啊,你总有一天会懂得一个做母亲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