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战友
作者:莫兴荣
每当我拿起退伍前在钟山脚下的战友合影,目光落到吴永昌身上的时候,心情万分沉重,眼眶不由湿润了。几年前,他因病去世,送战友上征途,望一路走好,战友们向你致以崇高军礼。
我和吴永昌都是电报站的“上海小兵”,他小我一岁,一张圆圆的脸上一粒小黑痣,炯炯有神的双眼,热情真诚的眼神,战友们对他印象极深。他曾经是我们电报站学习毛泽东著作标兵,代表总站参加军区直属队学习毛泽东著作标兵代表大会。
吴永昌是个热心人,记得有一次,我的脚受伤了,他每天都来看我,十分热情地关心我,让我在异乡感受到了浓浓的战友情。后来,我俩经常在下班后谈心聊天。他告诉我,他父亲是上海公交公司的老售票员,曾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原来,他的真诚热情来源于他父亲的遗传因子。
永昌的知识特别丰富,读过很多书,但是他怀着保卫祖国的一颗红心毅然从军。当时军区推广郭兴福军训法,大家都积极投入训练,教室内热火朝天。为了提高发报速度和手法质量,大家努力克服各种干扰,熟悉各种手法,不漏一个字。每次最后一批离开训练教室的人影中总有他,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本领提高很快,多次受到表扬。
1966年,永昌报名当饲养员,听到这一消息,我们这些上海小兵都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要去干这种又脏又臭的辛苦工作?他真诚地说:“为了改善部队生活总要有人去做,饲养员也是革命工作;我要向张思德同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其他战友看到我们上海小兵的一腔热血,不要用有色眼光看我们。”如今想来,如果能留一张当时他穿着工作服系着围裙在阳光下喂饲料的照片,将是多么珍贵的纪念呀。后来,他的事迹经通信总站报道后,我们上海小兵都摆正心态积极报名要求到农场、炊事班锻炼。
退伍后,永昌被分到铁路局任火车司机。工作中他任劳任怨,后被提升为机务段党支部书记。生病期间,他依然开朗乐观,我和老战友一起去看望他,大家兴致勃勃地回忆着在钟山脚下的那段情缘,那段一生铭刻在脑海中的军旅生活。
□ 绿地居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