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城隍庙随记
作者:崔云斌
挂职前就听人介绍:“到上海,外滩不可不去;去外滩,城隍庙不可不去”,于是,第一个周末,约了几位“挂友”,先到外滩,凭栏眺望黄浦江,在眼前的繁华与逝水东流的记忆中找到了些当年“许文强”的感觉后,决定去拜访下“城隍老爷”。
拜访“城隍老爷”必定要游豫园,因为城隍庙与豫园毗邻。城隍庙殿宇恢弘,建筑精美,古色古香,香火鼎盛,因庙会、宗教而声名鹊起。豫园则是明代四川布政使潘允端所建的私人园林,因“小刀会起义”而名震中华。两个建筑一墙之隔,实际地理位置几乎重叠在一起,于是,久而久之,一提豫园,就自然想到城隍庙,一提城隍庙,就自然想到豫园。
豫园的街道两侧尽是鳞次栉比的仿古建筑,雕梁画栋,挑檐飞阁,古砖里弄,青光凛凛,小桥流水,杨柳轻轻,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宛若置身于《清明上河图》之上。吴侬软语,低吟浅唱,旗袍摇曳,古典诗韵,满巷的胭脂水粉味让你恍若前世曾经来过。
小吃街汇集了众多的上海特色小吃,南翔的小笼包与蟹黄灌汤包,松月楼的素菜包,让食客满嘴流油;绿波廊的三丝眉毛酥和桂花糖藕甜味四溢;满街飘“香”的油炸臭豆腐让人馋涎欲滴……当然,在传统中也不乏现代元素的点缀,炸鱿鱼、爆花蟹、烤肉串,星巴克、哈根达斯等,也少不了从大洋彼岸来的麦当劳叔叔和肯德基爷爷了。
犹如北京的前门大街、南京的夫子庙,上海的历史文化和风俗民情在豫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西洋镜前,长衫老板的表演绘声绘色,惟妙惟肖,绝对的上海老味道!复古楼上,一袭淡雅旗袍的女子在“上海滩”主题曲中轻摇香扇,独倚朱栏,那一颦、一笑、一低头、一回眸,都流露出醉人的风韵。民俗街两侧,素描、剪纸、布贴图艺、镂空内雕等民俗表演精彩纷呈,最亮目的是捏面人,几块面团,三两下间,一个小人偶就活灵活现地呈现在面前。
城隍庙旅游区还坐落着数个小商品批发商城和大型综合性商场,及诸如“老凤祥”、“老庙黄金”等诸多珠宝玉器店,南京路步行街近在咫尺,各类具有地方特点和富有现代气息的小商品琳琅满目,消费欲望自然而然地膨胀开来,钱包也急剧地瘪下去。
现代商业与传统文化恰到好处的融合,在上海城隍庙旅游区得到了充分体现,游客在感受传统文化的同时,又能够很好地享受现代商业带来的便利。一个旅游综合服务区规划建设得让人有逛博物馆的感受,焉能不吸引人!
作为坐拥钟灵毓秀、风景绮丽的黄山和富含深厚文化底蕴的黄山人,我们要学习思考的还有很多!
□ 黄山区挂职干部